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天津市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天津市粮食流通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5-15 13:03:22
       一、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体系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为中心,扎实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全市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粮食储备规模不断充实。“十二五”期间,我市地方储备粮规模由110万吨增加到170万吨,食用油储备规模由3万吨增加到3.4万吨,成品储备规模由2万吨增加到4.4万吨,进一步夯实了宏观调控基础。
       “粮安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总投资18.36亿元,新建仓容95.3万吨。建立了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共投资7656万元,改造仓容56.2万吨,进一步提升了仓储设施水平。
       应急供应保障体系日臻健全。核定了14家定点粮油加工企业,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由原来的281家增加到505家,全市成品储备规模在“十二五”末达到了10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进一步提高了粮油应急供应能力。
       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发展。国有和规模以上社会粮食企业100%建立统计台帐,种粮农民和城镇居民固定调查户由原有415户、360户分别增加到420户、500户,建立并完善了天津市粮油市场监测系统,进一步强化了监管手段。
       粮食质量监管能力有了新提升。修订了《天津市市级储备粮油质量检验办法》,增加了重金属等质量指标的监测;利用中央、地方两级财政专项拨款693万元,购置检化验设备19套,有力提升了检测能力,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日渐巩固。创新产销合作模式,不断加深与东北三省、河北、山东等地的合作关系,组织我市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共“引粮进津”360万吨,有效保障了我市粮源供给稳定。
       我市粮食流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二是缺乏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企业。三是与粮食主产区产销合作尚未形成可靠的长效机制。四是乡村粮食应急供应能力薄弱。
       (二)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从2003年粮食总产量8614亿斤增加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12429亿斤,12年时间提高了3815亿斤。但是,从目前国内的粮食总需求来看,仍有400亿斤缺口,而且粮食的品种结构在供给方和需求方还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今年开始国家将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并着手进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但效果显现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变化。因此,我国粮食供求在一段时期内还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
       天津作为粮食主销区,自产粮食只占消费总量的27%左右。而且,随着人口增加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消费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所以,短时间内,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不会减轻。
       “十三五”时期,天津粮食流通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面向“十三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稳中求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持续推进“粮安工程”建设,大力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统筹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创新发展各项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粮食储备充足、产业发达、供应有力、质量安全的粮食流通体系,推动我市粮食流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粮食流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全面发展。牢牢把握粮食流通发展大局,正确处理粮食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调控保障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储粮技术、节能减损技术和适度加工技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粮食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构建广泛的粮食安全利益共同体。坚持粮食安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确保粮食安全的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必须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风气,打好“十三五”粮食流通发展的决胜之战。

       二、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制度
       (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按照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责权清晰、监管到位、保障有力的原则,完善以市级储备为主导,市区两级粮食储备各司其责、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粮食储备体系。认真落实市级保证5个月市场供应量、区级保证1个月市场供应量的粮食储备规模。建立和完善跨区域跨所有制、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两级成品粮食储备制度,市级成品粮食储备确保10天以上市场供应量;区级成品粮食储备逐步达到5天的市场供应量。按照我市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全市粮食储备规模。
       (二)提升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水平
       积极推动《天津市“粮安工程”建设规划(2013-2020年)》实施,加快建设与我市粮食储备规模相匹配的现代化的粮食仓储设施。建立国有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到“十三五”末,确保每个农业区至少具备一个10万吨以上的粮库。
       完善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快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建设。对1998年以前建成的“危仓老库”进行修缮,包括地坪改造、地面防潮、修复门窗、安装粮情测控、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先进保粮设施等;对1998年以后建成的仓房实施功能提升改造,包括安装空调、提升保温隔热性能、安装信息化测控设备等。预计总投资1.5亿元,提升改造仓容190万吨。到“十三五”末,使储备大米、稻谷和玉米的仓房全部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存的条件。
       (三)完善储备粮管理机制
       完善市、区两级储备粮监督机制,提高储备粮科学化管理水平。市、区分别制定储备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储备粮采购、储存、动用、轮换和销售等环节的制度,不断完善储备粮管理制度,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调用高效。主动公开储备粮管理各环节信息,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三、积极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研究制定本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一)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
       按照企业自愿参与、政府适当补偿原则,选择一批骨干粮食加工转化企业纳入粮食市场调控体系,发挥加工转化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能耗、低水平、粗放式的落后粮食加工产能要加快淘汰;对于长期亏损、资产负债率高、停产半停产的粮食企业要加快兼并重组;对基础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增长潜力大的粮食加工转化企业积极扶持,大力发展深加工,培育品牌名牌,形成大型产业集团。
       (二)扩展粮食物流园区功能
       深化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向收购、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发展,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粮食物流园区并不断扩展园区功能。到2020年,努力建成天津利达粮油有限公司临港工业园、天津武清物流加工园区和天津宁河粮食物流园区,形成包括天津利达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和天津西营门粮食物流园区的五大粮食物流园区,促进我市粮食物流产业科学合理发展。
       (三)提高主食产业化水平
       提高主食工业化的比例,建立平战结合、宜军宜民的主食供应体系。培育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壮大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直营店、配送中心、放心粮店、放心主食专卖店,支持厂店对接、校企对接,开展直营直供,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四)加快京津冀粮食行业协同发展
       按照资源互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原则,不断加快“走出去”、“请进来”的步伐,依托临港经济区粮油产业园,利用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相关政策,在河北省建立稳定的粮源采购基地,并主动承接北京粮油产业外迁项目,搞好配套服务,在粮食采购、加工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促进我市粮食行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一)构建粮食收购服务体系
       在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开展自营收购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各类有资质的多元主体参与粮食收购活动,促进粮食资源高效有序流通,构建规范高效的粮食收购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收购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类主体的粮食收购行为,维护良好的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创新省际粮食产销合作机制,与主产区发展更紧密稳定的产销关系,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产销合作,支持粮食经营企业到粮食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支持市外粮食企业在我市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和营销网络,稳定和拓展市外粮源。
       (二)完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以中国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为依托,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平台。制定《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规范粮食批发交易行为。充分发挥中国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在粮食产销衔接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跨区域的大宗粮食品种交易。全面提升粮食批发市场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粮食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成品粮批发市场建设。
       (三)健全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合理布局成品粮油的储存库点,继续完善以定点应急粮油加工企业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骨干,以应急供应网点为中坚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在全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达到15天市场供应量的基础上,按照市内六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每3万人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远郊五区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的要求,优先选择规模经营、信誉良好的超市、粮油专营店作为应急供应网点,达到2017年全市应急供应网点不少于550个,2020年不少于600个的目标。同时,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逐步建立京津冀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联动机制,跨行政区域承担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任务,对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感知、共同响应、协调联动、联合应对。

       五、加强粮食质量监管
       (一)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能力
       继续完成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粮油检验技术装备建设,增强骨干粮库、批发市场、军供站等质量安全检测功能。完善以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地方储备粮油承储库为骨干的粮油质量监测网络。到2020年,市粮油质检中心面积达到国家要求的三千平方米,各类检测能力达到并逐步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粮油承储企业化验室的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检测能力达到100%;粮油质量监测直报点增加到20个,各区至少设立1个国家级质量监测点,建成市、区两级质量监测垂直体系。
       (二)逐步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支持引导各级粮食行业协会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开展以超市、便民连锁店为主要形式的放心粮店、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创建工作,建立满足居民日常粮食消费需求的零售供应网络。发挥集贸市场辐射面广、管理规范的特点,让“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确保粮油消费安全。同时,在粮食储备仓库、批发市场、零售终端试点推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形成投诉举报、粮食安全检测、粮食安全处置一体化管理机制。

       六、提升粮食流通科技水平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储备粮管理、粮食应急综合保障、质量安全监控、监督检查执法、军粮供应保障等主要业务、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粮食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平台,逐步提升对粮食流通各环节的智能化、科技化监控水平。
       (二)大力推广科学保粮技术
       积极开展科学保粮、绿色储粮等无污染储粮技术,结合仓房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大力推广“四合一”储粮技术等科学保粮措施。不断拓宽科技创新领域,降低储粮成本,减少粮食损耗,促进储粮技术向绿色生态型转变。
       (三)推进粮油加工技术改造
       推动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智能化、数字化在线监控技术及设备等。研究推出科技含量高、健康、营养的粮食制品。加强米糠油、小麦胚芽油的开发研究,建立小麦胚芽油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产业化,促进粮食经济发展。

       七、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粮
       坚持依法治粮、依法管粮共同推进,坚持法制粮食、法治机关一体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依法治粮,全行业依法管粮、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广大干部依法履职、所有企业依法经营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粮食流通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加强粮食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推进粮食法制社会建设,加强粮食法制宣传,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形成良好的粮食法制氛围和法治习惯。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二)加强项目组织实施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推动发展,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粮食流通发展巨大支撑作用。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粮食流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基础工程,促进规划落实。结合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市长责任制,将有关项目建设进度纳入市、区人民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推动粮食现代物流、粮食加工、粮食批发市场等跨行业产业的发展。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完善重大项目实施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粮食行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招录有专业基础的大学生进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国有粮食企业,提升人才能力基础。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专业领域、分层次的继续教育,完善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市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在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方面的作用,培养粮食行业需要的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对高、中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对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确保粮食流通行业的建设队伍逐步壮大。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类指导、高效协调的规划实施机制。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制,及时分解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明确部门分工,特别是将重大目标任务在绩效考评体系中分解落实。加强规划的监测评估,建立健全规划年度计划、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制度,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
       (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让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粮食企业了解未来五年我市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指向,并据此研究本地区、本企业的重点建设任务,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合力完成规划目标。同时结合粮食科技周活动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粮食质量安全基本常识、粮食收购储存技术规范和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向全社会宣传粮食质量安全和健康消费知识,进一步提升大众粮食安全意识。

上一篇:天津市燃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