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天津市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2-25 15:25:18
       一、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
       (一)天津旅游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接待入境游客换取外汇为主的模式,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内旅游开始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借助黄金周制度的有力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旅游已经从“国计”转向“民生”,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选项,国民大众成为旅游经济运行的消费主体。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散客化、休闲化特征明显,旅游已从观光旅游为主发展到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发展阶段。大众旅游的泛旅游产业特征明显,除传统景区资源外,旅游已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文化、商业、交通、农业、体育、娱乐等各领域,传统旅游要素供给已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的新需求。
       我市旅游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天津城市社会、经济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2004年将旅游办副局级单位提升为旅游局正局级单位;旅游发展资金由每年15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从产业发展方面,“十五”末,我市A级旅游景区共28家、星级饭店112家;“十一五”末分别达到55家和115家;“十二五”末分别达到112家和97家;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4.6%,增长至2010年的5.8%。从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十五”期间重点进行了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市中心都市观光区、滨海旅游区、西青民俗旅游区及蓟州山野名胜旅游区开发建设,打造了“渤海明珠、近代缩影”的旅游形象;“十一五”期间,围绕十二个文化旅游板块,重点打造了古文化街、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一批特色旅游街区以及杨柳青民俗大院、极地海洋世界等重点旅游项目,建成了国际邮轮母港和一批五星级饭店,“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借助2008年天津作为奥运会协办城市的机遇,城市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助推天津旅游业得到繁荣发展;“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推出“33641”行动计划。即旅游收入达到3000亿元,新建欢乐谷、方特欢乐世界、天山海世界·米立方等旅游大目30个,培育6大旅游品牌,按照五星级标准建成饭店达到40家,引进扶持旅游企业集团10家,“十二五”末整体计划基本得到实现。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处于集中开发整合旅游资源阶段,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软环境建设没有放在主要位置;“十二五”期间,在注重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建设开发和质量管理的同时,把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推动,但距离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和提升空间。
       2015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2%,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产业拉动强的作用,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娱乐文化等服务业实现了持续增长。从全国来看,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天津正在从工业城市向商贸城市转变,服务业开放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在国际、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旅游业作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产业,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潜力产业,脱贫致富、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产业,必将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助推引擎。
       (二)取得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精心指导下,在各区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旅游行业主动应对各种挑战,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坚持依法兴旅,我市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旅游业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在旅游产业规模、产品打造、品牌营销、新业态创新、旅游目的地体系、管理体制和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达到预定目标。通过天津欢乐谷、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天山海世界·米立方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滨海旅游、蓟州旅游、西青旅游等重点区域引擎的拉动,酒店、景区、旅行社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带动了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A级旅游景区达112家(其中5A级2家,4A级33家,3A级51家),比2010年末增加55家;天津市星级饭店9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5家,四星级饭店36家,三星级饭店37家,二星级饭店9家);天津市旅行社总数427家(其中A级旅行社43家),比2010年增加146家。持证导游员9330人,设置旅游专业的院校19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7242人。
       2015年天津市接待中外游客1.74亿人次,年均增长13.1%;旅游业总收入2794.25亿元,年均增长17.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26.01万人次,年均增长14.4%;外汇收入32.98亿美元,年均增长18.3%,基本完成我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2.产业空间不断扩展,目的地格局初具规模。“十二五”规划中“一带三区九组团”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目的地格局初具规模。一带:海河旅游观光带,推出“由河入海、由海入河”的旅游新线路,“海河风光游”已成为天津旅游的靓丽名片和旅游品牌。三区:市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已经形成不同程度的旅游产业集群,成为天津市旅游目的地的三大核心支撑。九组团: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九个组团已初步形成。
       3.旅游融合不断推进,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市旅游行业全面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积极促进文旅融合、商旅融合、体旅融合、工旅融合、农旅融合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了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科普旅游、修学旅游和康体旅游等新项目。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与文化部门共同制定了《天津市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与交通集团合作,推出了“百万市民游津城”一日游活动;与工业、农业部门合作,评定了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0个市级旅游特色村等,天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邮轮游艇旅游、房车露营旅游、通用航空旅游和旅游装备制造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强劲。邮轮接待量从2010年的40艘次增加至2015年的96艘次,接待量从2010年的9.5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近50万人次,2013年成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制定了《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武清运河驿站、滨海东疆沙滩、团泊湖光合谷、乐乐岛等房车露营地初具规模;开通了滨海新区低空飞行旅游线路。
       4.旅游形象成功塑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天天乐道,津津有味” 被评为中国十佳旅游口号之一,已经形成城市品牌宣传效应。打造了“近代中国看天津”、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等旅游品牌。与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区在互换旅游团队、互换宣传版面、互通旅游信息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制作《天津旅游精品线导览》、《天津旅游指南》等宣传品推动旅游宣传;天津旅游政务网、天津旅游资讯网、官方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扩大了天津旅游的知名度。
       5.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游市场繁荣兴旺。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为旅游装备制造业搭建了展示交易平台,在天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强;开展了五大道文化旅游节、意大利风情旅游节、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古文化街民俗文化旅游庙会、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七里海文化旅游节等百余项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促进了旅游市场繁荣兴旺。积极繁荣假日旅游,认真组织春节、国庆黄金周和五一、端午、中秋等小长假旅游活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6.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行业运行规范有序。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全面贯彻《旅游法》,修订《天津市旅游条例》,制定《关于加强我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意见》、《关于促进天津市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天津市入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等旅游法配套制度。坚持依法治旅,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治理零负团费、低价竞争、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积极推动全市旅游行业安全与应急管理,实行“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区的属地管理责任和旅游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了应急值守、检查督导、宣传培训和处突演练。加强了重点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公示和应急机制建设。
       7.教育培训力度加大,从业队伍水平提高。充分发挥天津市旅游协会景区分会、饭店分会、旅行社分会和教育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行业协调、行业自律、专业培训等方面工作。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力度,开展“旅游大讲堂”活动,举办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饭店经理、旅行社经理、导游领队以及计调人员培训班,开展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员讲解员大赛和优质服务竞赛,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8.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京津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等海陆空交通体系不断优化;旅游观光车、直通车等交通服务不断完善。与各部门合作推进,旅游咨询点、集散中心、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牌、城市旅游地理系统、旅游信息触摸屏等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在全市开展了“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旅游厕所改造和提升,优化了旅游环境。制定了我市智慧旅游“1369”工程,大力推进旅游资讯服务设施建设。
       9.区域合作持续深化,协同发展取得实效。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召开了六次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形成了会议纪要,建立了综合协调机制,研究提出 “四个一体化”举措并加快推进,制定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的旅游合作,认真落实我市与兄弟省区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旅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2015年天津旅游客源市场调研报告》对京津冀客源市场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游客对旅游服务的需求,针对自助游、自驾游已成为主要客源群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在信息渠道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主流作用等,我市旅游供给还满足不了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在资源开发、载体建设、产品要素、产业融合、旅游线路、市场营销、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1.旅游产品缺乏龙头引领,载体规模不够。独特性、大体量、震撼性的旅游项目较少,产品缺乏龙头引领,缺乏必玩、必看的标杆性景区;现有重点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与北京、上海、重庆相比,旅游载体规模还不够,未能满足大众旅游市场和高端旅游市场的需求。
       2.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融合集聚效应不强。旅游产品按资源分布,对资源依赖性较强,共13类,观光类较多,体闲度假产品较少;部分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之间呈竞争状态;滨海海洋及河流水系资源、文化资源、民俗资源、会展资源、乡村旅游等开发挖掘力度不够,尤其海文化衍生的旅游产品需要加强优化;旅游产品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不够,文化、农业、商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集聚效应不强。
       3.旅游产业要素不够完善。旅游综合载体功能较弱,游览、娱乐、购物等旅游消费比重较低,旅游产业要素亟待完善提升。旅游产业要素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还不够便捷,住宿设施需多元化,旅行社经营活力不足、特色旅游商品有待开发、旅游线路有待丰富,夜间娱乐消费缺乏、特色餐饮需提升等方面。各空间组团之间交通便捷性不强,主要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连接不顺畅,房车上路等政策问题突出;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特色化、高品质商品较少,旅游购物有待丰富;夜间娱乐消费不足,特色街区的夜间商业业态不丰富,特色演出较少,不能满足过夜游客的需求。地接国际旅行社规模和质量有待培育加强,本地一日游、两日游的线路还不能满足客源市场的需求,滨海游、家庭游、研学游、休闲游、美食游等线路有待丰富。
       4.旅游品牌内涵外延不足。天津作为中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备良好品牌基础,但是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平台统计,天津旅游的搜索热度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20位左右,排名靠后,这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不副实;“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品牌形象与六大旅游品牌特色产品关联度不高,品牌内涵有待深化提升。游客喜好的民俗文化、建筑风貌、相声小品、特色小吃、海鲜餐饮、市井文化等内涵有待丰富、参与体验项目有待加强。
       5.旅游空间结构不够紧密。“十二五”期间,天津旅游产业形成了“一带、三区、九组团”的空间格局。海河风光游成为天津旅游形象的名片,但没有形成线状发展,覆盖区域较窄;“三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但关联度不够紧密;而对于“九组团”,需根据“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基础,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相互之间互补性和联系性。
       6.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尚待提高。按照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以及旅游业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天津市公共服务的软硬环境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市统计局发布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天津在旅游交通标识、景点周边公共交通、出租车服务等方面游客满意度较低。针对自助游、自驾游、房车露营地等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旅游信息化程度不足,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不够紧密,影响旅游营销的精准性。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到游客对天津城市的口碑形象和重游意愿。
       7.旅游信息化不足。旅游营销、旅游监管、旅游安全等智慧旅游建设方面信息化程度不足,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不够紧密,旅游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8.市场精准营销欠缺。从国际、国内两大主要客源市场分析,针对目标市场的精准营销和新媒体营销欠缺。传递天津旅游资讯的渠道不够精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营销力度不够。
       9.旅游保障机制不健全。旅游协作机制有待加强,旅游委综合协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旅游综合监管、执法体制机制、旅游目的地安全综合治理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旅游用地等支持政策有待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旅游数据统计工作需要改革加强;休假制度安排需进一步调整。
       10.区域旅游合作尚待突破。京津冀区域合作在三地交通、营销和线路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合作的行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在旅游合作方面,三省市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总的说来,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旅游管理合作机制上,政府合作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和标准;在旅游信息共享上,欠缺统一的信息共享、数据统计、旅游咨询平台;在旅游市场促销上,还没有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缺少创新性的市场互推方式。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省份的旅游合作联动更是缺乏具体措施。

       二、“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战略机遇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八大机遇
       1.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既是旅游业的责任,也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旅游业要发挥综合带动性强的优势,为经济增长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旅游业发展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2.大开放,“一带一路”、天津自贸试验区
       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天津可充分借势发展,并有望在创新旅游政策、打造国际航线、通关便利化、带动国际购物、联动区域营销、强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3.大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实施,将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将在交通、环保、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天津旅游发展应紧抓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旅游先行先试,依托协同发展政策、长城与运河等协同发展战略资源以及机场、高铁、高速等交通协同发展优势,促进天津旅游产品体系、产业、交通、市场、公共服务深度优化与快速发展。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将在明确各自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线路打造、旅游协调管理、旅游联合营销、示范区共建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发展。
       4.重规范,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
       《旅游法》的颁布实施,使旅游管理从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对涉旅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旅游经营企业、旅游者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为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5.新要求,国家出台系列支持旅游发展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等文件,分别要求旅游业改革创新,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开发新产品、丰富新业态,鼓励旅游投资,促进消费,这为推动天津旅游业提质增效添加了动力。
       6.大交通,带动旅游市场更繁荣
       依托天津机场、高铁、港口、高速等交通基础,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陆运交通是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核心支撑。目前已形成京津冀区域四通八达的高铁网和高速网,尤其津保高铁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天津与西部的距离,对盘活天津通向西北西南交通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航空方面,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将成为连接世界的空中廊道,尤其借助首都新机场,将进一步提升天津在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地位。
       7.新常态,大众旅游时代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大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济平稳运行的坚实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大,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和2.5天周末弹性作息的实施,必将助推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8.新视角,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国家推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将有力促进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实现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
       (二)天津市层面的五大机遇
       1.新平台,新机遇——天津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享受众多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借助自贸试验区政策,可大力发展休闲购物、国际商务会展、低空游艇、国际康体、国际演艺等旅游新业态。
       2.重改革,抓落实——促进我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贯彻国务院31号文件、62号文件的基础上,天津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建设、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为天津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3.大赛事,助活力——天津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办,必将大力推广天津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助力提升天津整体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强势带动体育旅游产业大力发展。
       4.同城化、新格局——做足首都北京文章
       交通的便捷使京津同城化效应越发凸显。借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机,有效利用首都资源,发展陆运、海运、空运交通;与北京互为目的地、客源地,积极配套旅游产品,针对北京客源,组织精准营销、联合营销,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北京游客到天津旅游休闲。
       5.大环境,新面貌——美丽天津建设
       “十三五”天津提出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达之都;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之都;生态优质、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谐幸福之都,把天津建设成为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科教更发达、设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的国际城市,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继续深入“美丽天津”建设,这为天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一)指导思想
       天津旅游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抢抓五大发展机遇,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借势发力,以“强国际港口之枢纽、建世界休闲之都会、立天津文化之根本、塑北国水都之特质”为战略布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施“空间优化,全域发展;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特色引领,创新发展;品牌提升,持续发展;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体系构建,跨越发展”的发展路径,确保天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旅游装备产业基地”目标如期实现。
       (二)总体思路
       实施“1696”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1个目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旅游装备产业基地,瞄准6个发展路径,完成9个方面重点任务,实施6项重要保障措施。
       (三)发展目标
       通过旅游资源提炼、产业要素集聚、功能设施建设、形象品牌打造,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城市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产业、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综合服务的先导产业、幸福天津的民生产业作用。以全域旅游和休闲之都为发展模式,到2020年将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旅游装备产业基地,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三五”时期,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十三五”期末,预计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5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50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数量达到370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达40亿美元。
       (四)发展路径
       今后五年,我市旅游业将瞄准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全域式、集聚化、创新性、持续性、协同化、跨越式发展。
       1.空间优化,全域发展
       发挥旅游业综合产业特性,在空间规划布局、载体建设、城市功能配套、相关行业融合,市、区、街镇三级联动,市民、游客共同参与等方面,促进旅游业全域式发展。以和平区、蓟州区、生态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打造杨柳青古镇、精武镇、中北镇、小站镇、华明镇等一批“全域旅游示范镇”,推动旅游业由“景点旅游”向宜居宜游“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2.产业融合,集聚发展
       依托优势平台与产业基础,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产业空间集聚为发展模式,通过文化旅游集聚、滨海旅游集聚、都市旅游集聚、生态旅游集聚四大旅游产业集聚路径,形成天津旅游发展的强力引擎。
       3.特色引领,创新发展
       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津派文化、北国水都、国门港城、国际都会四大特色,整合已有产品基础,打造近代中国缩影,文化创意体验,运河、海河、湖泊、温泉休闲康体度假,滨海邮轮、游艇休闲度假,自然生态休闲养生,时尚购物消费等特色产品,形成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创新发展格局。
       4.品牌提升,持续发展
       深入挖掘天津独有的文化资源,以“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形成的品牌影响力为基础,补充和拓展文化内涵,进一步提炼和挖掘形象载体,夯实文化品牌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知名度。
       5.区域合作,协同发展
       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机遇,拓宽环渤海、东北亚、“一带一路”旅游区域合作载体,探索旅游合作的新机制、商业模式与支撑系统,将旅游培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6.体系构建,跨越发展
       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在旅游公共服务、旅游要素提升、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做到政府统筹,规划先行,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助推天津旅游跨越发展。

       四、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产业融合、生态友好等规划原则,“十三五”期间,针对存在的问题,围绕游客需求,补齐短板,重点落实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全域式旅游城市
       按照天津“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要求,以及我市旅游中长期规划设计,“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一带、三区、九组团”的空间规划布局,实现全域式发展。延伸一带长度,打造三区特色,适度调整九组团范围。依托滨海新区及邮轮母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形成邮轮游艇海上旅游组团。同时根据其他组团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潜力,将原大黄堡组团调整为武清新城购物娱乐组团、原天嘉湖组团并入津南历史文化民俗组团,在九组团中注重历史文化悠久、产业特色鲜明、区位优势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小城镇建设,形成“一带、三区、九组团”新格局。
       1.一带:运河—海河旅游观光带
       在海河上游,继续整合海河两岸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商业业态,充实海河沿岸休闲观光等服务设施,增加海河沿岸的演艺活动。完善海河上游两岸灯光控制,桥梁开启实行统一管控,在旅游旺季延长两岸灯光照明时间,继续打造海河风光游,成为龙头产品;开发海河中游旅游产品,在津南区段,以国家会展中心、华盛寺、北石林等项目为依托,形成会展、休闲新的消费区;尽快提升和完善海河下游彩带公园游艇、游船等旅游项目,并继续向海上延伸,推动滨海旅游发展。
       海河上游紧密与运河衔接,在保护运河生态的基础上,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为核心,打造运河旅游观光带,带动运河沿岸休闲度假的发展。同时,创建京津冀以运河为核心内容的区域合作示范区。重点推进武清运河小镇、西青杨柳青古镇、静海运河博物馆等重要旅游节点的开发建设,形成新的旅游亮点。
       “十三五”期间通过“一带”,有效把南北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充分发挥运河开发空间大,带动作用强,旅游消费点多,独特性、观赏性、文化性优势突出的特点,把大运河打造成为天津新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运河水岸休闲带,成为天津旅游的重要载体。
       2.三区
       (1)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
       打造天津“休闲之都”。以市内及周边区域为核心,集都市休闲、文化体验、交通集散、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以民俗文化、异国风情、娱乐休闲、特色购物、会议会展为主要内容,对现有14片历史街区提升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打造独具天津特色的“近代中国看天津”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依托古文化街、鼓楼步行街、估衣街、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意式风情区等资源,满足游客体验性需求,形成“一街区一特色”,充实餐饮、民俗表演、茶馆相声等项目,丰富晚间旅游消费产品。对文化中心及各文博史馆,充实更新内容,策划新颖活动,提高吸引力和观赏性。各演艺场所,提高艺术品质,丰富节目内容;各类公园增加文化内涵,完善服务设施,形成“一园一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2)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展现港口城市特色,成为最具天津形象的对外窗口。大力发展休闲购物、邮轮游艇旅游、通用航空旅游、房车露营旅游、商务会展等新兴业态。完善“城市休闲游、滨海休闲游、现代工业游、历史文化游、渔乡体验游、海上观光游、森林野趣游”等专项旅游产品;针对周边客源市场重点推出海鲜美食游、滨海休闲游和海洋文化游等产品。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妈祖经贸文化园等,打造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依托航母主题公园、大沽口炮台、大沽船坞遗址等发展国防教育旅游产品;依托东疆湾沙滩、方特欢乐世界、海魔方、龙达生态园等发展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依托大飞机、直升机,船舶、游艇以及进口房车、通用飞机等优势,形成旅游装备产业集聚,支撑天津打造国际旅游装备产业基地目标。
       (3)蓟州生态休闲旅游区
       深化“山水蓟州,京津花园”品牌影响力,突出森林养生、山水休闲、名胜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主体功能,依托盘山景区、黄崖关长城、独乐寺、八仙山、梨木台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123”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避暑度假、乡村休闲、山地运动、房车露营等旅游产品,不断完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大盘山复合旅游区、“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使蓟州区成为中等休闲创新城市。
       3.九组团
       (1)邮轮游艇海上旅游组团
       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东疆游艇基地、航母主题公园二期、中澳游艇城等项目建设,规划东疆二岛旅游功能布局,重点开发海上游艇、通用航空轻型飞机、直升机、水上飞机旅游项目。围绕海上旅游,做好休闲购物、滨海度假、主题娱乐、滨海运动等配套功能,打造邮轮游艇海上旅游组团,成为天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重要旅游载体。
       (2)杨柳青文化创意组团
       以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整合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大院文化、民俗年画文化等文化资源,结合创意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创意集聚区。创建杨柳青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以东方环球影城、热带植物观光园、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乡村休闲等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重点构建“民俗文化、创意文化、尚武文化、时尚文化和生态文化”等五大旅游产品。
       (3)津南历史文化民俗组团
       以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及民俗体验为主体功能,以打造小站古镇为核心,以练兵文化、稻耕文化、华盛寺佛教文化和葛沽镇妈祖文化为依托,打造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以天山海世界·米立方、海河故道绿色长廊、津南郊野公园、现代都市休闲农业为支撑,以国家会展中心、海河教育园区为载体,推动会展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推动开发海河中段旅游产品,形成海河中游新的旅游集聚区。
       (4)七里海-中国光年城生态休闲组团
       以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资源为依托,在全面保护七里海湿地环境的基础上,突出古、野、绿、水、文的特点,以生态休闲功能为核心,配合蓟运河和潮白河滨水景观带发展,重点建设中国光年城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七里海牡蛎礁博物馆、齐心庄园等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旅游集群。
       (5)东丽湖生态科技娱乐休闲组团
       以生态科技、会议会展、康体娱乐、主题乐园为主体功能,以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为中心载体,发挥东丽湖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作用,以华侨城欢乐谷、恒大温泉中心、航空科技为项目支撑,配合文化演艺、休闲农业、赛事会展项目,推进建设东丽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航空科技体验城、欢乐谷二期项目、东丽区郊野公园等,打造东丽湖生态科技娱乐休闲中心。
       (6)宝坻温泉生态休闲组团
       依托潮白河、青龙湾河生态资源以及地热资源,打造以温泉康体为核心,集林地休闲、水上娱乐、农业观光、人文体验于一体的京津高品质养生度假地,沿潮白河沿线,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开发完善京津新城帝景温泉度假村、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箭杆河文化旅游集聚区、青龙湾运动休闲旅游集聚区,发挥大觉禅寺、玉佛宫佛教文化优势,形成佛教旅游文化综合体。
       (7)团泊湖生态运动组团
       实施团泊湖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和南运河遗产廊道复兴工程,以团泊湖旅游发展为核心,以构建“湖—岸—城”三大旅游圈为发展格局,通过运河开发,系统梳理和恢复运河两岸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景观和建筑,将运河两岸打造成为静海民俗文化的展示长廊和活态博物馆。以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主办地为契机,依托规划建设的团泊健康产业园,团泊湖运动休闲度假区、独流古镇、西汉古城遗址博物馆、光合谷生态园、团泊湖房车营地、运河博物馆等,大力发展休闲体育文化旅游。推进大健康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开发养老、健康、休闲产品,吸引北京高端消费市场。
       (8)武清新城购物娱乐组团
       以新城旅游片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休闲购物、主题娱乐、会议会展、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旅游产品以及北运河和龙凤河的水上沿岸旅游项目,依托南湖绿博园、佛罗伦萨小镇、VI汽车世界、津北森林休闲旅游度假区、津溪桃园、永定河故道湿地公园、君利农业示范园、武清运河小镇等资源,打造京津市民近郊休闲游目的地,使区域成为天津北部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
       (9)北辰近郊都市休闲组团
       充分发挥深厚的运河文化及永定新河资源,依托北运河,联合相关区大力发展运河都市休闲游;利用永定新河、新引河水系资源,建设天津市北辰郊野公园和房车露营地;依托王朝葡萄酿酒公司、天士力集团等工业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游;依托万源龙顺度假庄园等已建成的特色乡村旅游点,推动北辰文化公园、都市渔业园区、青水源等项目建设,发展以近郊都市休闲为主的旅游产品,打造天津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上,通过打通“一带三区九组团”间交通瓶颈,通过旅游线路组合,加强各自之间的联系,形成丰富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二)加大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全面推进“旅游+”战略。加快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旅游+商贸”、“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交通”、 “旅游+康体”、“旅游+互联网”等旅游消费新业态,形成以复合型旅游产业形态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支持旅游要素不断扩展,坚持“文化联姻旅游做精、农业围绕旅游提升、工业支撑旅游做强、体育结合旅游惠民、商贸融合旅游增效、信息服务旅游做活、生态保护旅游持续、水务增加旅游便捷”的全新旅游融合发展理念。通过载体建设、特色活动、内涵挖掘、资源整合、纪念品开发推动产业融合、要素集聚,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1.都市旅游产业集聚
       按照打造“休闲之都”的定位,范围涵盖中心城区,依托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与休闲文化氛围,丰富休闲娱乐产品,大力培育晚间旅游消费市场,尤其推出特色夜间产品,形成以城市休闲、购物消费、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三轮驱动发展模式的津门水岸休闲生活方式,成为展示天津都市风貌的重要窗口。
       2.滨海旅游产业集聚
       范围涵盖滨海新区,以“海陆双向辐射”为发展模式,构建以邮轮母港旅游区和旅游装备产业基地为两大核心驱动,集聚邮轮游艇产业、旅游装备产业、滨海旅游度假产业、滨海娱乐产业、海洋文化休闲产业、海洋科技体验产业、国际会议会展产业、休闲购物产业的滨海旅游产业集聚区。
       3.文化旅游产业集聚
       范围以文博史馆、演艺场所、文化街区及国家级产业园区为主,以“产业基金+产业集团+产业园区”为发展模式,与科技产业、传媒产业、动漫影视制作产业等相结合,打造具有鲜明天津文化符号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4.生态旅游产业集聚
       范围涵盖水系、绿带自然区域,以水为带,集聚水岸、城镇、乡村,形成生态型水岸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依托运河-海河、潮白河等水带,集聚两岸农田、乡村等资源,开发生态农业、休闲农庄、湿地休闲等多种业态、多重消费方式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建设多点集散服务小镇,构建“休闲水带、旅游区、服务小镇”的发展形态,形成区域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生态型水岸经济旅游发展示范区。
       5.旅游装备制造业集聚
       依托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以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直博览会等展会为平台,催生旅游装备全链条产业。依托国际邮轮母港,配套发展各种物品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维修养护、人才供给;依托游艇产业,发展进口销售、码头建设、制造维修、游艇服务、俱乐部活动等;发挥航空航天及大飞机制造优势,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带动通用飞机进口销售维修、托管服务、驾驶培训、运营基地建设等低空产业链的形成。同时,发挥港口优势,成为进口房车集散地和国产房车制造基地。通过旅游装备的发展,创新旅游新方式,推出旅游装备展示、销售和体验新产品。
       (三)突出特色打造,引导旅游新消费
       立足津派文化、北国水都、国门港城、国际都会四大特色资源,整合已有都市购物、海河休闲、湿地休闲等产品基础,推出城市文化公园、休闲购物综合体、国际邮轮母港旅游区、津派水岸休闲带、京津汽车露营基地五大龙头项目,创新引领,助推天津旅游由观光为主到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并重的转型升级。
       1.城市文化公园
       依托天津丰富的近代历史文化,整合相声小品等天津传统艺术形式,主要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通过特色绿道、地铁、公交以及观光车专线等特色交通方式的串联,整合提升五大道、意风区、文化街区等重要文化旅游载体,整体打造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博物馆、老城博物馆、金融博物馆、邮政博物馆、曹禺故居纪念馆、梁启超纪念馆等博物馆、纪念馆集群,形成天津文化的核心体验区,整体打造“城市文化公园”,成为展示天津中西合璧历史文化风情、承载都市文化休闲的重要集聚区。
       2.休闲购物综合体
       积极打造多点位、适合不同消费群体、服务一站式、国际化、特色化购物旅游休闲区。发挥武清佛罗伦萨小镇紧邻北京、天津的区位优势,承接首都经济圈购物休闲功能外溢,吸引北京等周边城市高端消费,促进旅游、餐饮、娱乐多种休闲业态集聚发展,并延伸发展现代服务、服装定制、文化创意产业链条,打造一站式商业旅游综合体;以中心商务区为依托,以SM滨海第一城、空港欧贸城、环球购项目为基础,完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龙达生态园、国展中心等购物环境,大力发展“进口商品直营”购物业态;依托天津滨海机场口岸进境免税店优势,促进旅游购物消费;推进相关商业街区形成特色商品集聚区。通过特色各异的休闲购物综合体,带动天津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天津“国际都会”旅游新业态。
       3.国际邮轮母港旅游区
       在邮轮母港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创建我国最具特色的国际邮轮母港旅游区。依托邮轮母港,借鉴国际邮轮母港发展经验,创造“空海联运、港陆联动”交通模式;通过成立邮轮旅游公司,开辟热点航线,建立邮轮旅游销售中心,积极拓展邮轮旅游市场。邮轮母港作为始发地和旅游目的地,要以邮轮旅游为核心,丰富国际购物、滨海娱乐、特色餐饮等旅游业态,提供丰富的滨海特色旅游产品;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增加游客在母港内的过夜人数,打造中国北方国际邮轮旅游中心和东疆旅游聚集区。
       4.津派水岸休闲带
       包括以海河、运河、湖泊、温泉、海洋、河流等资源为依托,打造天津历史文化、海洋文化、近代文明、现代时尚、休闲养生的特色水系旅游系列产品。
       以海河为载体,完善“近代中国看天津”系列产品,包括大沽烟云、小站练兵、莱茵小镇、洋务溯源、欧陆风韵、金融名街、东方巴黎、意奥风情、老城津韵、津卫摇篮、溥仪旧居、杨柳古镇十二个旅游文化板块的深化打造和文化挖掘,丰富海河游船一日游多条线路,推进上中下游相关点位码头、配套设施建设等。
       以世界遗产大运河为核心载体,涵盖北、南运河,连接武清、北辰、河北、红桥、南开以及西青、静海等。整合运河沿线的生态、民俗文化、历史遗址、漕运文化、历史村落等旅游资源,在保护运河生态的基础上,以北运河桃花堤、北辰郊野公园、武清运河驿站、运河小镇、南运河杨柳青古镇、静海运河博物馆、西汉古城遗址等项目为支撑,与海河风光带错位、联动发展,打造运河旅游观光带,带动运河沿岸休闲度假的发展。同时,借势世界遗产大运河品牌优势,与沿线城市开展联合营销。
       打造东丽湖、团泊湖及众多温泉资源为载体的温泉养生系列产品,包括恒大温泉中心、宝坻温泉城、龙达温泉生态园、团泊温泉城、光合谷旅游度假区等。
       塑造滨海旅游和海洋文化形象,以滨海旅游区和东疆港区为核心,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妈祖经贸文化园等打造国家海洋文化展示区;以极地海洋世界、东疆湾沙滩、北塘古镇、大沽口炮台遗址、大沽船坞遗址、中心渔港等为载体打造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推进邮轮母港旅游区、游艇俱乐部等高端旅游业及交通、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天津海洋旅游的知名度和承载力。
       5.京津汽车露营基地
       以郊野公园、山区森林、现代农业观光设施为基础,运用汽车露营地的新理念,支持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原则下,建设生态型接待服务中心、环保木屋、餐饮场所、旅游厕所、导览指示牌、原生态的游乐设施等,满足游客体验式消费需求。重点带动北辰、西青、武清、宝坻、东丽、津南、静海、宁河、蓟州及滨海新区等区域相关设施建设。与北京互动,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形成交通集散型、景区型等类型多样的汽车露营地,建设国际星级汽车营地集群,打造京津汽车露营基地。主要推动北辰、西青、津南等郊野公园汽车露营地,武清运河、团泊湖、东丽湖、潮白河、盘山、天台山、滨海等汽车露营地的建设。
       (四)实施精准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1.客源市场分析
       国内旅游。依据天津市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发布的《2015年天津市国内旅游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71亿人次,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主要以周边省市及高铁沿线交通便捷城市为主,河北、北京、山东、辽宁、山西游客占我市国内旅游人数的57%。同时,依据通讯运营商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来津的客源市场以河北、北京、山东、辽宁等省市为主,与抽样调查数据结果基本一致。
       2015年,一日游游客占我市国内旅游人数的2/3,收入约占国内旅游收入的1/3。其中,外阜一日游游客为5982万人次,占52.5%;本市居民一日游游客为5422万人次,占47.5%;北京一日游游客达1048万人次,占9%。过夜游客占比为33.1%,相对比重较小,比重不合理。
       入境旅游。依据《天津市旅游局关于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情况的分析报告》,2015年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326万人次。其中港澳台同胞25.5万人次,占7.8%;外国人300.5万人次,占92.2%,增长速度都在逐年下降。日本、韩国、新加坡为我市的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入境游客旅游目的主要以商务、观光休闲为主,过夜游客逐渐减少,一日游游客比重占73%,二者比重不合理,需要增加过夜游客比重。旅游消费以长途交通费、购物费、住宿费为主,分别占比38.8%、19.6%、11.5%;餐饮、娱乐和游览消费三项占比16%,比重偏低,有待提升。
       2.塑造总体品牌
       核心品牌:近代中国看天津
       总体形象:国门港    世界城
       宣传口号:天天乐道   津津有味
       基于“十二五”期间形成的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游、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及山野名胜游六大旅游品牌系列产品和“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宣传品牌的影响力,结合“十三五”天津旅游发展新机遇与重点产品打造等举措,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现有品牌内涵,构建天津品牌营销系统工程,将内容更为丰富、新颖的“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品牌宣传到全世界,夯实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市场影响力。
       3.丰富品牌内涵
       “天天乐道,津津有味”的天津旅游口号强调的是有形与无形“味道”体验,包括有味道的建筑风貌、有味道的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海鲜等餐饮文化,还有乐观幽默而有味的生活气息等。结合天津“十三五”特色资源挖掘、重点产品打造,精准提炼“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品牌统领下的“四乐天津,五味津门”具体内涵,并附加在旅游产品和对外宣传上,强化对外的吸引力。
       (1)“四乐天津”:曲艺相声逗乐、生态环境享乐、异国建筑游乐、乡土民情欢乐。
       (2)“五味津门”:津派文化韵味、北国水都趣味、国门港城海味、国际都会洋味、特色餐饮美味。
       4.多元营销途径
       根据目前游客获取旅游信息渠道从传统媒介为主向网络传播为主的发展趋势,针对天津的核心品牌、形象口号以及特色产品,在广告、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营销途径的基础上,加强新媒体营销以及新闻、事件活动等公共营销的力度。
       (1)电视广告品牌宣传。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一套、中文国际频道等)和天津电视台投放天津旅游形象宣传片,达到对天津城市整体旅游形象营销目的,提高本地居民、国内客源市场对旅游口号的感知度。
       (2)广播节目产品推广。选择目标市场的交通台和经济类电台为主要传播媒介,通过访谈或专题类节目宣传、营销天津旅游,满足自驾游游客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3)纸媒专栏内容吸引。针对我市游客,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国旅游报》等宣传我市旅游品牌;周边客源地主要投放市级较有影响的都市报等。对高端消费者,选择发行量较大航空类、旅游类、摄影类杂志,根据不同刊物精准的捕捉目标消费群体,采取广告和专栏式投放方式。
       (4)户外广告多样冲击。主要选择航空港广告、空铁联运站广告、公交车站广告、车身广告等方式,进行广告投放,满足自助游、散客游游客的需求。
       (5)新媒体精准营销。一是PC端搜索推广,完善丰富天津旅游政务网、天津旅游资讯网,与其他省市旅游网站、各类旅游网站、手机App等紧密对接,帮助各区旅游网站有效导流;借助与人民网等各大平台网站的合作扩大营销;与去哪儿、携程、途牛、同程网、蚂蜂窝、猫途鹰等各大旅游网站以及旅行社官网的合作营销。二是手机端互动分享,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和发布天津旅游信息。三是建设全国领先的国际旅游营销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营销推广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
       (6)公共营销。充分利用节庆活动、重大赛事、焦点新闻、影视作品等公共营销手段推广天津城市旅游形象。通过延续《五大道》天津历史纪录片、借势全运会重要大型赛事、发挥霍元甲等天津名人效应、深化事件节庆活动,加强天津旅游公共营销的力度。
       5.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根据天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旅游装备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针对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实施精准营销,全面提升国内旅游,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市场。
       (1)确定目标市场。根据对天津入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分析,国内旅游市场要立足京津冀,巩固环渤海,打通高铁市场,开拓长三角、珠三角等远程市场为目标;入境旅游市场,以日韩等东北亚国家、港澳台为主导市场,大力发展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市场,不断拓展欧美俄等区域与国家市场。
       (2)目标市场营销策略。针对市场集中的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天津城市地标、天津文化、主题娱乐、滨海旅游成为重点关注点,基于此,针对国内外市场梯次开展深度促销工作。
       针对天津本地出游市场,大力开展“天津人游天津”的系列宣传和诸如“乘地铁,游津城”等特色活动,宣传各区旅游产品,推动天津市民跨区旅游休闲度假。
       针对京津冀市场,加强京津冀旅游市场协同发展的工作,在“一张网”、“一张图”、“一张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重点做好自驾车市场、家庭旅游市场突破;加强对旅行批发商的营销,及时向各大旅行批发商传递天津最新旅游信息,保持与主流媒体的畅通联络渠道,邀请主要媒体来天津考察,重点推销文化旅游和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曲艺演出等产品。
       针对环渤海、长三角及高铁沿线市场,大力宣传“乘高铁、游天津”的宣传推广工作;开展双城互动宣传活动;在互送旅游团队、互换宣传版面、互通旅游信息等方面履行与兄弟省市的旅游合作协议。以天津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2017年全国运动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以及特色节事活动为契机,推广天津旅游城市新形象。积极组织各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参加重要旅游展会和交易会,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
       针对入境旅游市场,加强港澳台市场营销力度,通过参会参展,邀请踩线,邀请参展,广告投放,文化交流,设立形象店等方式加强和旅游业界、涉旅媒体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发日韩市场,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针对性市场开拓;以邮轮为载体,加强港口合作,大力宣传天津旅游形象;加大东南亚地区的宣传促销,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加大旅游宣传,巩固传统的交流合作渠道;借势“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积极参加“一带一路”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媒体的联系和交流,讲好“天津故事”,传递天津声音。完善入市游奖励政策,宣传天津城市旅游品牌。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在境外举办的各类展会活动,自组团组与境外主要客源市场加强沟通联系;与潜在市场做好衔接;拜会境外旅游机构和旅游企业,宣传推广天津旅游产品。
       6. 丰富旅游线路
   &nb

上一篇:天津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
下一篇: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